自習近平總書記鄭重宣布中國力爭碳排放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目標以來,各方面工作都在積極推進。今年2月26日,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強調全國碳市場建設已經到了最關鍵階段,要倒排工期,全面開展對接測試,盡早實現系統運行,確保今年 6月底前啟動上線交易。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也明確提出,扎實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各項工作,加快建設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
為進一步規范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企業溫室氣體排放報告核查活動,生態環境部3月26日發布了《企業溫室氣體排放報告核查指南(試行)》下稱《核查指南》,本次《核查指南》的發布為碳排放市場的規范提供了基石性行動指南。
《核查指南》規定了重點排放單位溫室氣體排放報告的核查原則和依據、核查程序和要點、核查復核以及信息公開等內容;對核查要點包括文件評審要點、現場核查要點均作了詳細的規定;適用于省級生態環境主管部門組織對重點排放單位報告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及相關數據的核查。
《核查指南》明確規定了重點排放單位的定義。重點排放單位是指,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覆蓋行業內年度溫室氣體排放量達到2.6萬噸二氧化碳當量及以上的企業或者其他經濟組織。
重點排放單位根據生態環境部制定的溫室氣體排放核算方法與報告指南及相關技術規范編制的載明重點排放單位溫室氣體排放量、排放設施、排放源、核算邊界、核算方法、活動數據、排放因子等信息,并附有原始記錄和臺賬等內容的形成溫室氣體排放報告。
核查程序包括核查安排、建立核查技術工作組、文件評審、建立現場核查組、實施現場核查、出具《核查結論》、告知核查結果、保存核查記錄等八個步驟,核查工作流程見下圖。
《核查指南》對核查結果的信息公開作出明確要求,核查工作結束后,將進行結果信息雙公開——重點排放單位《核查結論》與技術服務機構《技術服務機構信息公開表》向社會公開。
《核查指南》明確了核查技術工作組工作可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委托技術服務機構開展,同時明確了技術服務機構不能有與碳核查工作利益沖突的詳細要求。
碳達峰、碳中和是中央的決策部署,生態環境部要求抓緊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達峰行動方案,支持有條件的地方率先達峰。企業溫室氣體排放報告核查是碳達峰、碳中和、碳交易的重要基礎工作。
碧空環境作為始終奮斗在環保第一線綜合性環保企業,在工業廢氣治理、園區廢氣整治提升、區域大氣環保管家、生態環境評估、環境影響評價等領域已深耕多年并積累了豐富的實戰經驗,擁有一支以省內知名專家為帶頭人的專業素質高、知識結構合理、勇于探索的技術隊伍。碧空環境正緊跟國家部署,時刻關注碳排放、碳達峰、碳中和的政策文件,積極學習相關技術文件,為即將來臨的挑戰和機遇蓄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