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秋冬季以來,柯橋區空氣質量絕對值、變化率在全省、全市的排名逐步進位。2024年12月,柯橋區PM2.5月濃度為49.39微克/立方米,全省第65位,較年初進位22位,全省排名大幅提升,同比改善17.4%,變化率全省排名第7,全市排名第1。
四季度,柯橋區PM2.5濃度為31.35微克/立方米,全市第4、四城區第1,同比改善25.1%,改善率全市第1,其中柯橋區9-11月PM2.5濃度、變化率兩項指標均刷新了近五年歷史最好成績;柯橋婦保站點10-12月PM2.5濃度、變化率兩項指標連續三個月全市排名“雙第一”。
取得這樣的成效來自久久為功,秋冬季是空氣污染易發、高發的時期,一方面柯橋區各部門、各鎮街加強聯防聯控,以“必爭每小時、必爭每0.1微克”的決心深入開展大氣污染防治攻堅,另一方面碧空治氣團隊不斷優化技術賦能,提高預測預報準確率,找準污染高值的具體成因,集中全區治氣力量點對點突破涉氣問題,實現全區空氣質量的提質進位。 碧空巡查團隊開展24小時“三班倒”全時段巡查、督查,緊緊圍繞工業廢氣、揚塵污染、移動源污染、面源污染等四大污染源板塊重點突破,全區各級上下聯動,確保涉氣問題“8小時閉環”。 碧空技術團隊在大氣污染防治用上了“黑科技”。在2024年的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戰中,不少“黑科技”的賦能,讓大氣污染治理精準度大大提高。“這臺垂直激光雷達能精準探測出大氣邊界層的高低,有助于我們對污染輸入的精準分析和污染形勢預判,提高我們管控精準度。”碧空專家介紹,目前大數據、人工智能在大氣防治中的應用已經很多,柯橋區還建立了大氣走航車、無人機組網、激光雷達、光量子雷達、高空瞭望組網、微站組網等“天地空”一體化監測體系。 近年來,碧空團隊不斷升級技術分析能力,利用大數據、AI等手段,對大氣污染精準治理,讓柯橋區PM2.5月均、年均濃度持續降低,空氣質量大幅改善。